在探讨了风热湿火燥寒这六气在在泉淫胜所引发的民众疾病之后,黄帝复问道:“我已经了解了这些情况。那么,当司天之气太过时,气候、物候和病候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呢?”
对此,岐伯详细阐述了六气司天淫胜时民众可能遭受的疾病情况。岐伯应答道:“厥阴司天,定然是少阳在泉之年,由于受厥阴司天的影响,上半年气候呈现出厥阴风气过盛的特点,这种气候特点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,诸如风气过盛,致使尘土飞扬搅动,空气变得浑浊,天空不再清朗,云层被吹得混乱无序;而且当风气极端过盛时,甚至会呈现出夏季仿若冬季却带有春天之气候,季节错乱,从而影响到地上流水和生物;
同样地,厥阴风气的偏盛,首先影响了人体内的肝气;当肝气过盛时,会进一步波及脾胃功能,肝木克脾土过重,人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脾胃升降失序的病症。
具体来说:肝木之气过盛,过度克制脾土,往往使得胃脘痛被误认为是心痛,这种疼痛伴随胸部胀满,引致肝气郁结,出现两胁撑胀、膈咽不通、饮食不下、舌根强硬、食后呕吐等症状,由于脾土虚弱,以致肾水之气横溢,进而导致寒湿内生,这种寒湿会下注肠道而泄泻、并伴有腹部胀满、大便稀溏不成形、腹中结块、小便不利等症状;因此,脾是造成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。若病情恶化至足阳明胃经上冲阳穴脉象搏动断绝时,说明脾胃气血已经极度衰微,病情非常严重,难以恢复治愈 。
少阴司天,定然是阳明在泉之年,由于受少阴司天的影响,上半年气候呈现出少阴热气过盛的特点,这种气候特点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,诸如热气过盛,出现了异常的热象,热邪强盛,热至极端则必反之,可能引发大雨;
同样地,少阴热气的偏盛,首先影响了人体内的心气;当心气过盛时,会进一步波及肺金功能,心火对肺金的克制过度,人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与肺金相关的病症。
具体来说:心火之气过盛,克制肺金过度,心和肺都位于上焦胸部,心肺受热易导致烦躁不安症状,体内的热燥还会导致津液不足,表现为“胸中烦热,嗌干”;此外,肺金功能受到影响,可能出现右胠满,皮肤痛,寒热咳喘,唾血、血泄,鼽衄、嚏呕等症状。沿手太阴肺经,小便颜色变黄且深,严重时皮肤肿胀溃疡、肩部、背部、上臂、颈部和缺盆疼痛等;肺金功能的失调,还可能导致心痛、肺部胀满、腹部胀大、胸部肌肉紧张,进而引发呼吸急促困难和咳嗽。因此,肺是造成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。若病情恶化至手太阴肺经上尺泽穴脉象搏动断绝时,说明肺金气血已经极度衰微,病情非常严重,难以恢复治愈。
太阴司天,定然是太阳在泉之年,由于太阴司天的影响,上半年气候呈现出太阴湿气过盛的特点,这种气候特点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,诸如天气阴沉,阴云密布和偏多的雨水,甚至可能导致灾害。让庄稼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,生机逐渐减弱,最终枯萎。
同样地,太阴湿气的偏盛,首先影响了人体内的肾气;当脾气过盛时,会进一步波及肾水功能,脾土克肾水过重,人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与肾水相关的病症。
具体来说:脾土之气过盛,过度克制肾水,往往致使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上出现一系列疾病症状,诸如按压有凹陷的肿胀、患处发凉沉重的骨骼疼痛、寒痛却难以确切找到疼痛点等;或肾气不足引发肝气、心火之气的转化匮乏,从而气血难以上行至脑部。此外,肾气不足也会引发肺气不能肃降,导致大便困难。肾气不足还会引发心肾不交,肾阴之气难以协调,致使胃气无法沉降,出现虽觉饥饿但不想吃的情况,以及心火不降,出现的咳唾有血,伴有心悸等情况;因此,肾是造成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。当其病情恶化至足少阴肾经上太溪穴脉象搏动断绝时,说明肾气血已经极度衰微,病情非常严重,难以恢复治愈 。
少阳司天,定然是厥阴在泉之年,由于少阳司天的影响,上半年气候呈现出少阳火气过盛的特点,这种气候特点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,诸如火气过盛,使得气候表现为异常炎热,这种极端气候仿若炭火炙烤,焚烧般的焦灼炽热,致使金运之气受损。
同样地,少阳火气的偏盛,首先影响了人体内的心气;当心气过盛时,会进一步波及肺金功能,心火克肺金过度,人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与肺金相关的病症。
具体来说:心火之气过盛,过度克制肺金,往往使得火邪向上,血气上涌进入脑部而无法肃降,轻微的会有头痛、不安的症状,以及引发周期性地发热恶寒的状况;若过度克制肺金之气,导致肺气失调,暑热郁积在皮肤腠理之间,出现“热上皮肤痛”,甚至皮肤变为黄中带赤之色;当体内水液无法正常由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时,若水液积聚在皮肤腠理之间,形成了胕肿之症;若积聚在腹腔之内,而形成了腹满之证,只能仰面而强行呼吸。少阳相火之气过盛不仅会伤害肺金之气,也会伤害到大肠,引发痢疾之证,排泄大便颜色发白或发红。若瘀热长期积累在皮肤上,则会形成疮和溃疡;暑热郁结于上焦,肺宣发肃降失调,引起“咳唾血”之症状;心火之气过盛则致使烦躁不安;若心热扩散至肺部,则导致胸中闷热和鼻子出血。因此,肺是造成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。当其病情恶化至手太阴肺经上天府穴脉象搏动断绝时,说明肺之血气已经极度衰微,病情非常严重,难以恢复治愈 。
阳明司天,定然是少阴在泉之年,由于阳明司天的影响,上半年气候呈现出阳明燥气过盛的特点,这种气候特点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,诸如燥气过盛,使得气候变得清凉,给草木类植物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,致使其茂盛期延后。高大的名贵树木在生长过程中,因阳明凉燥之气过盛,使得原本盈满阳热的气息转为内敛,其生长态势遭受阻碍。地下的炽热力量难以散发,致使周遭花草的根部呈现绿茸茸的状态,但叶子却提前枯萎。这种凉燥之气与热暑之气相互交织,使得原本应该炎热的气候变得凉冷。在这种情况下,蛰虫也不得不及前进入冬眠状态。
同样地,阳明燥气的偏盛,首先影响了人体内的肺气;当肺气过盛时,会进一步波及肝木功能,肺金克肝木过度,人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与肝木相关的病症。
具体来说:肺金之气过盛,过度克制肝木,导致筋骨内变,而足厥阴肝经走腋下肋胁,导致腋下疼痛;因收敛之气过盛,反悔心火之气,出现阵发性交替出现发冷和高热、出汗之状;又因气候反常,生长之气受阻,容易导致“咳嗽、腹中鸣响、腹泻不畅”的症状;此外,燥金之气过盛会过度克制胆木之气,引起“心胁暴痛、嗓子干、面部尘土、腰酸疼痛、男性颓疝、女性下腹疼痛、眼睛发干、眼角生疮”等症候;凉燥之气的过胜,导致气血壅塞不通,积累在皮肤肌肉之间,容易引发“疮痤痈”的情况;因此,肝是造成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。当其病情恶化至手足厥阴肝经太冲穴脉象搏动断绝时,说明肝之血气已经极度衰微,病情非常严重,难以恢复治愈。
太阳司天,定然是太阴在泉之年,由于受太阳司天的影响,上半年气候呈现出太阳寒气过盛的特点,这种气候特点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,诸如寒气过盛,夏季竟会出现反季节的突然寒气,甚至出现结冰现象。倘若逢火运太过之年,又遇太阳司天,冰火相激相荡,导致暴雨伴随冰雹的气候。
同样地,太阳寒气的偏盛,首先影响了人体内的肾气;当肾气过盛时,会进一步波及心火功能,肾水对心火克制过度,人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与心火相关的病症。
具体来说:寒性的潜藏特性,会使人体的经脉、腠理等通道收缩,阳气受损,容易形成瘀血,且不能及时排出,从而引发红肿、热痛,以及多脓头的痈疡等症状;因肾水之气过盛,过度克制心火,往往使得气虚血瘀而厥心痛、这种疼痛引致心气郁结而呕血血泄鼽衄、心气虚而善悲、突然晕厥等心火之证;此外,心肾不交导致内在之气难以畅行,极易引发心包经疾病,如影响了上焦,则会胸腹部气机不畅而胀满不适,手热气血运行受阻而肘部肌肉拘挛不舒,腋下肿胀,心脏剧烈跳动不安等症状;若影响中焦,则会胸胁和胃脘部气机不畅而伴有疼痛或胀满感,面部泛红,眼睛发黄,频繁打嗝,咽喉干燥,口渴想饮水若;影响了下焦,则会面色深黑,二便不通畅。因此,心是造成这些病症的主要根源。当其病情恶化至手少阴心经上神门穴穴脉象搏动断绝时,说明心之血气已经极度衰败,病情非常严重,难以恢复治愈。
总之,脉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外在表现,通过脉诊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,进一步地,通过脉诊还可以推断出病理变化。
黄帝紧随岐伯的应答,问道:“六气分治下司天过盛,累及人体之'神机’,从而致下淫而病,我们应如何运用药物进行治疗呢?”岐伯对于'上淫于下’,都是运用独特的“平以……”句式行阐述。即平其上而使其下。
应答道:“当司天风淫所胜导致病症出现时,往往表现为风邪潜藏于肌肤,既不能深入体内,也难以散发至体外。我们可以根据肺辛克肝酸的原则,选用辛凉的药物来疏通发散风热,但需要避免过度使用辛凉药物,从而损伤肝气,故需补心火之气,辅以苦味和甘味之药物;总而言之,治疗“风证”时,若肝气生发过旺且急躁,可用甘味药来舒缓;也可用酸味药物进行收敛;
当司天热淫所胜导致病症出现时,往往表现为体内热邪上冲,我们可以根据“肾咸克心苦”的原则,选用咸寒药物来清热降火,使体内过盛的热气得以消减;但需要避免过度使用咸寒药物,以免损伤心火,故需补心火之气,辅以甘苦味药物;总而言之,治疗“热证”时,若体内热气过度耗散,可以使用酸味药物来收敛阳气。
当司天湿淫所胜导致病症出现时,往往表现为体内湿邪重浊黏滞。我们可以根据“肝酸克脾甘”的治疗原则,选用具有收敛与渗湿利水效用的酸辛药物,帮助体内过盛的湿邪通过小便排出;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酸辛药物,以免伤害脾土,故需补益脾土之气,辅以苦热药物来间接补益脾土之气;总而言之,治疗“湿证”时,若体内湿气太过,可用苦味药物来进行清热泻湿;若湿邪郁于内,可用甘淡之药将体内湿邪通过小便或汗液排出体外。如果湿邪侵袭人体上焦并且伴有热邪时,选用酸辛药物,帮助体内过盛的湿邪通过出汗,辅以苦温药物来间接补益脾土之气;从而达到祛除在上部的湿邪和热邪的目的。
当司天火淫所胜导致病症出现时,往往表现为体内火邪上冲,我们可以根据“肾咸克制心苦”的原则,选用清热降火,使体内过盛的火气得以消减的咸冷药物,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咸冷药物,以免损伤心火,故需补益心火之气,辅以苦甘药物;总而言之,治疗“火证”时,若体内热气过度耗散,可用酸味药物来收敛阳气;若热邪郁积在肌肤间,可用苦味之药进行发泄,再用酸味药物来安定心神。上述治疗方法不仅适用于火淫所胜的情况,也同样适用于热气过旺(热淫)的情况。
当司天燥淫所胜导致病症出现时,往往表现为体内燥邪而枯涸,我们可以根据“心苦克制肺辛”的原则,选用润燥,使体内过盛的燥气得以消减的苦温药物,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苦温药物,以免损伤肺金,故需补益肺金之气,辅以酸辛药物;总而言之,治疗“燥证”时,若燥邪郁积在内,可用苦味之药进行通利凉性,来解决干呕的问题。
当司天寒淫于内导致病症出现时,往往表现为体内寒邪凛栗之态,可以根据“脾甘克制肾咸”的原则,选用能够调和脾胃、补益气血,使体内过盛的寒气得以消减的甘热药物,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甘热药物,以免损伤肾水,故需补益肾水之气,辅以苦辛药物来间接补益肾水之气;总而言之,治疗“寒证”时,若寒气太过,用咸味之药来化解结块或利水消肿;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牛配资-启牛配资官网-配资门户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