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泽平宏观团队
来源:泽平宏观展望(ID:renzepinghg) ]article_adlist-->1、央行对外部冲击的担忧降温,重心转到国内,保持战略定力,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
5月中美经贸关系有所和缓,8月中美宣布继续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,央行对外部冲击的担忧降温,把重心转到国内,央行认为经济循环持续改善,下半年保持稳定增长有坚实支撑,但“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”,“保持战略定力,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”。
上半年GDP取得5.3%的增长,但5月以来物价、地产销售等数据表明,经济有再度放缓迹象,刚刚公布7月经济数据延续边际放缓,经济企稳复苏需待进一步巩固,需要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支持。
面对美国的战略遏制,打铁还得自身硬,中国经济潜力大,只要全力拼经济,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,则有望有效对冲贸易战,东升西降和信心牛可期。
2、通胀方面,央行延续“促进物价合理回升”表述,新增对“反内卷”的关注
央行对通胀的表态没有太大变化,延续“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,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”表述。7月CPI同比为0,前值0.1%;PPI同比降幅维持3.6%,央行认为PPI下降主因供过于求、海外大宗商品传导等因素。未来,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,以及反内卷政策落地,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。
回顾2015年那一轮反内卷,PPI连续54个月为负,自供给侧改革叠加需求侧扩张的政策,2016年9月PPI同比回正,耗时28个月。本轮“反内卷”涉及面更广,不仅有传统行业,还有部分新兴产业,而需求侧空间尚未完全打开,过剩化解仍需周期。
3、对于海外经济,央行研判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、美关税政策影响依然存在
虽然Q2外部风险有所缓释,但央行仍保持高度关注。一是中美关税水平仍高,对我们的外贸出口影响依然存在,而且特朗普政策具有不确定性。二是美国通胀仍具粘性,物价能否持续回落仍有待观察
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。7月美国非农就业爆冷,5-6月新增就业大幅下修超20万,失业率上行0.1个百分点至4.2%,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2.7%低于预期,PPI上涨3.3%高于预期。市场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增加,年内降息1-2次,海外流动性最紧的时候已经过去。
4、货币政策总定调强调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,新增“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”,货币政策保持宽松,重点在于积极落实
货币政策总基调从Q1“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变为“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,与730政治局会议“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充分释放政策效应”一脉相承。5.7央行宣布降息10bp,降准50bp等一揽子宽松政策。
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传统的三个平衡(短期与长期、稳增长与防风险、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)基础上,新增“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”,指向对银行净息差的关注。2025年二季度净息差1.42%,较一季度继续下行1bp。
5、更关注贷款结构和质量,重点提及小微、消费、科技等领域支持
总量方面,央行延续“保持流动性充裕”“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”等表述。央行提到,社融存量和M2余额已分别突破430万亿元和330万亿元,在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,需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。
结构方面,加力支持科技创新、提振消费、小微企业、稳定外贸。央行统计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、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%,转变为目前的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领域贷款占比约70%。五大篇章中,央行开设专栏介绍小微金融、科技金融和服务消费的情况,也是近期经济调结构的发力点。
7月金融数据呈现“社融高增,信贷负增长”的罕见局面,社融主要靠政府债支撑,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尚未完全修复,融资需求不足的表现,需要财政发力,进行“债务大挪移”,让居民和企业轻装上阵。
6、利率方面,央行强调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”表述,预计存贷款成本继续下行
央行促进推进推动信贷成本下降,延续730政治局会议表述。预计将通过完善利率调控框架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,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等方式完成。截至2025年6月,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.29%,同比下降39bp。一般贷款利率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4bp、39bp、41bp。
7、汇率方面,央行表示基本未变,美元回落,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
Q2央行对汇率延续三个“坚决”的表述。近期美元指数从100以上高位回落到90左右,人民币汇率在7.2左右波动,人民币资产获得重估。汇率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,大国政策以我为主,只要不遗余力地推动经济回升,不用担心汇率短期波动。
8、有必要启动“债务大挪移”
按照达利欧的债务大周期理论和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,日本之所以会落入失去的三十年和低欲望社会,是因为让居民和企业部门独自化解房地产大泡沫破裂以后的债务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在2008年次贷危机和2020-2022年疫情期间,扩张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,来化解市场主体的债务压力,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得以恢复。
房地产大泡沫破裂后的出路在于“债务大挪移”。如果由居民和企业部门独自化解债务,将导致债务通缩循环、资产负债表衰退和低欲望社会。由政府和央行扩张资产负债表来减轻居民和企业债务压力,就有望恢复消费和投资的活力。
5月以来,物价、地产销售等数据表明,经济有再度放缓迹象,7月信贷负增长,创20年新低。
当前,有必要实施“债务大挪移”,三大抓手:一是全力拼经济。货币政策持续降息降准,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负债成本。财政政策继续推动大规模地方政府化债,尤其地方拖欠企业的工程款等,实施以新老基建为代表的大规模基建扩大内需,提高就业和居民收入,以工代赈。二是,住房收储保障银行。组建5万亿以上的大型住房收储保障银行,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,用于租赁房保障房,利率要低、期限要长、规模要大、分配要公平。三是,新基建。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一脉相承,短期有助于稳增、长稳就业,长期有助于打造中国经济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引擎。
面对美国的战略遏制,打铁还得自身硬,中国经济潜力大,只要全力拼经济,启动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,则有望有效对冲贸易战,东升西降和信心牛可期。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。启牛配资-启牛配资官网-配资门户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